搭建博客史
说起自己的博客搭建史,也是一波三折,记得从大学毕业到现在,各种博客都折腾过一遍。
刚开始的时候是上大学的时候用wordPress模板搭建的博客,后来因为产出量不多,服务器和域名老是忘记续费,慢慢的就停了。
后来觉得平台上「掘金、简书、知乎等」直接写文章也挺好,受众多,也不用去折腾服务器、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忘记续费。按照这种方式倒是坚持了一段时间,后来因为工(hai)作(shi)太(tai)忙(lan),写的文章发布到平台上的也就越来越少。
再后来,又觉得直接在 GitHub
的 issue
上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,慢慢的就把自己的一些文章放到了 GitHub issue 上,后来也是不了了之。
最近两年,用惯了 Notion「一款线上笔记软件」
自己日常生活思考以及一些沉淀都放到了 Notion 上来管理,我截取了 Notion 笔记中部分片段,如下图所示:
以及如何用 Notion 搭建自己的学习/复习计划。
按照这种学习模式在 Notion 坚持记录了差不多2年「2020-2021」,按照每周做的事情,每月做的事情,每月定时复盘记录,所思所想,技术思考及沉淀 等等,都有罗列对应的目录进行记录跟进,觉得收获还是蛮大的。
为什么要搭建博客
那么问题来了, 既然Notion云笔记这种记录方式挺好, 为什么还要搭建一个博客呢?
我想最主要的原因:
我想把我的思考以及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,💡思想的传递及碰撞💥,远比 "闭门造车" 更让人清醒。优秀的人很多,要学会接受并学习他人的优秀,也要正视自己的无知,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 !
所以,2021年10月份搭建了这个博客, 以此记录生活、工作中的思考,技术的总结沉淀 等等。 之后将通过 Notion + alileew's blog
的方式记录,Notion alileew’s blog 对外。
现在使用的是vercel部署的,是因为,Github自成体系,图床、评论、主页 都可以做,然后使用 vercel 部署,其自带https证书服务,一键发布。至于以后会不会迁移博客「无非就是折腾下搬到国内服务商」,那就是之后要做的事情了,先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,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 ~
后将 github pages 部署方式 升级至 vercel 进行发布部署,其自带https证书服务,一键发布。唯一的缺点就是国内访问的话有时候不太稳定。
回到此篇文章的主题 你为什么无法坚持写博客
, 我们得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写博客。
我听过很多人想建博客的理由是想把博客当成笔记本,记录自己学到的东西、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,当然这也是我前些年犯的一个问题。这是一个让博客最终走向荒废的理由,因为你在笔记本就可以做到类似的事,除非你记录的问题有你自己独到的思考,否则网友们更愿意去看 StackOverflow、掘金.
写博客的第一个意义是让陌生人通过博客了解到你是什么人、你在想什么、你做了什么。不妨试想一下,如果你正准备找工作,一位素不相识的 HR 如果要了解你,光是一份简历就能让 HR 知道你的价值吗?如果你有一个精彩的博客,HR 也许能通过你的博客了解你对技术的属于自己的思考、你在业余时间在想的事情是什么、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,这比简历本身更像一份立体的简历。
所以,在写博客的时候,你可以专注于:
- 你对某个技术的看法以及思考和沉淀
- 你对某本书的书评,这本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思考
- 你职业之外的一些生活感悟和记录
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个爱表达的人,试图通过建立博客去培养表达欲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,那会更难。这就像很多本身不喜欢读书的人试图通过 Kindle 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,大多数都是失败收场。你应该是因为喜欢读书所以买 Kindle, 正如你应该是想表达你的东西所以你写博客。
你大可不必在乎你写的文章一定要有 10W+ 的阅读量,这脱离了你写文章 记录成长的本质。你只要在乎你写的文章是经过了你的深层次思考,而阅读了你文章的陌生人,能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你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,对技术充满敬畏之心的人,我想这就足够了 ~
正如 Randy’s Blog 中说的那样:记住,一个博客的死掉不是不再更新,而是无法访问.